Blogbus - zzpaper2005.blogbus.com

General Information:

Latest News:

伊朗古史的“去希腊化” 16 Oct 2011 | 05:21 pm

近东诸多古代文明给我留下的粗浅印象,是可供后人做历史研究的文献记载并不多。其中,波斯古史,或称为伊朗古代史这一领域,就是如此。当代西方治此学的名家,皮埃尔•布理安(Pierre Briant),在其《波斯帝国史》(Histoire de l'Empire perse, de Cyrus à Alexandre,1996年)引言中就说,阿契美尼德王朝历史的最大特点,便是波斯人没有为自己的历史留下任何...

晚明耶稣会士的证道故事 27 Mar 2011 | 01:07 pm

 2006年秋,我在图书馆读到台湾学者李奭学先生的新著《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》(联经,2005),深感此书对于研究近世中西文化与学术交流的意义。盖因晚明耶稣会士入华,往往被定位于宗教、科学两个方面,近年来又开始有人研究当时西方绘画与音乐的东传。而李氏在此书提出的则是一个未能有研究者深入过的问题:“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,所谓‘西学’的内容,是否包括‘文学’?”当时,我正好刚刚翻检钱锺书先生的手稿集《容安...

文献考据与文学鉴识:西方古典研究的学术传统与精神 27 Mar 2011 | 01:05 pm

 1900年元旦这天,英国剑桥大学一位从事古希腊典籍研究的学者,开始着手撰写一部囊括往昔一切时代有关古典学问的通史性著作,起初以为只消一卷即可完成,不想一发不能收笔,闳肆庞大到整整用了3卷的篇幅,凡1600馀页。为了写这部书,作者辞去了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导师工作,直到他去世前一年,还在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改订。这位学者,就是约翰·埃德温·桑兹(John Edwin Sandys,1844-1922)...

最早“转贩”西方中古文学的林译小说 16 Jan 2011 | 02:55 pm

林纾对于“林译小说”的态度,有时类如跳蚤市场里一位满不在乎的大摊主,对于自己所贩售的东西不甚内行,只是出于敝帚自珍的叫卖心理,时而无的放矢地夸耀一番。作为读者,我们没办法拿着大大小小外国文学史上的排行榜,来要求这位商家货色齐全、品质上等,只能也抱着在跳蚤市场“淘宝”的心情,从中各取所需而已。然而,也正是因为林纾和他的众多合作者对于外国文学史没有多少知识,他们反而有时兴之所至,做了点儿开拓性的工作。...

林译小说中的两部儿童故事集 2 Aug 2010 | 12:02 am

1924年11月的《小说月报》上,对于同年夏天林纾的逝世,作为新文学阵营中的反响,郑振铎写了一篇纪念文章,题为《林琴南先生》。文章中给予“林译小说”总体的评价,即“一方面自然是非常的感谢林琴南先生,因为他介绍了这许多重要的世界名著给我们,但一方面却不免可惜他的劳力之大半归于虚耗……”,所译西方文学“重要的作品尚占不到三分之一”,“其他的书却都是第二三流的作品,可以不必译的”。郑振铎先生认为,其中最...

《西方古典学术史》第一卷译后记 20 Apr 2010 | 12:07 am

约翰·埃德温·桑兹(John Edwin Sandys,1844-1922),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古典学者。他出生于莱斯特的一个传教士家庭,童年随父母旅居印度,11岁返回英国。1863年,他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读书,并终生在此工作。桑兹是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研究员(fellow,1867-1922),并在该学院担任导师(tutor,1870-1900)职务,他还是剑桥大学的校方发...

“列举”的修辞技艺与《巨人传》的翻译 11 Feb 2010 | 03:05 am

我读西方文学,最喜欢年代久远些的作品。常觉得以后的作家往往下笔缺少古人那种意味和趣识。红极了的纳博科夫对《堂吉诃德》的种种挑剔,我没能引起同感。其实,我这样外语很差的人读西方文学,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译本的启蒙。正像钱锺书先生所言,早先是由于喜欢林琴南的译笔,才以为那些西洋小说是好作品的。家里有一套杨绛先生翻译的《堂吉诃德》,我六、七岁时读得爱不释手,那时就以为西洋文学的经典作品,须如杨先生译笔呈...

听海闲谈:钱锺书先生读“娄卜”之一 20 Dec 2009 | 04:13 pm

缘起 读书淹博、才学盖世的钱锺书先生读西方古典,用的是娄卜古典丛书(Loeb Classical Library)的本子——这话说起来原没什么特别的意味。娄卜古典丛书是英美古典学术界的一个重要丛书,近百年已经出版了不少于六、七百册(虽然从编号上看,目前只到500出头,但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把旧版本淘汰掉的新编号),专收中古以前最重要的希腊、拉丁古典文献,以原文和英译对照的方式排印而成。说起来,娄卜主要...

“这人不是死了,就是教书去了” 15 Dec 2009 | 02:45 pm

在小说《围城》里,形容方鸿渐对于到三闾大学去任教的畏惧,钱锺书用了句俏皮话: 在西洋古代,每逢有人失踪,大家说:“这人不是死了,就是教书去了”。 这句话本自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哲学家芝诺比乌斯(Zenobius),已见于钱定平氏的《破围》。《破围》一书多臆测妄议和道听途说,很是乏善可陈,这一发现,却还算有点儿价值。按芝诺比乌斯的原话直译大概是“告诉你:他要么死了,要么就是教书去了”,本是句短长格的诗...

当翻译变成喜剧 18 Oct 2009 | 12:44 pm

本人读外国古典文学,纯属于热心过头的门外汉。这两年,北大的朱孝远教授发起了“海豚文库”,专门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汉译开了一个系列,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关注,这真是非常伟大的功业。哈佛大学的I Tatti Renaissance Library这套丛书,译介的范围仅止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拉丁作家;而我们就只看“海豚文库”已经出版的四册,除了彼特拉克《秘密》外,还有英国的《不列颠诸王史》,有拉丁文学...

Related Keywords:

同城网, 女巫店, 博客大巴, 主机屋, directory opus, fatface, blogbus, liuliplux, 豆芽杀毒网

Recently parsed news:

Recent searches: